200块变2000块!
好家伙,这马拉松报名费,现在都赶上火箭发射的速度了!
搁以前,花个两三百,就能体验一把全程马拉松的酸爽,现在倒好,不掏个几千块,连起跑线都摸不着!
这到底是咋回事?
咱今儿个就来掰扯掰扯。
马拉松这玩意儿,搁国外那可是历史悠久。
传说公元前490年,有个叫菲迪皮迪斯的希腊小哥,一口气从马拉松跑到雅典,就为了报告胜利的消息。
结果,人一口气没上来,直接“嗝屁”了。
当然,现在咱跑马拉松,不用玩命,更多的是挑战自我,强身健体,或者纯粹为了晒个朋友圈。
可这几年,马拉松在国内火得一塌糊涂,一年几百场,跟下饺子似的。
报名费也水涨船高,普通的百十来块,热门赛事直接飙到两三百,甚至更高!
这还不算完,更让人抓狂的是,交了钱,还不一定能跑!
为啥?
因为名额有限啊!
僧多粥少,那就得抽签。
这中签率,低的吓人,有时候只有个位数!
你瞅瞅,这比中彩票还难!
不少跑友调侃,这哪是报马拉松,分明是玩“运气大挑战”!
那中不了签咋办?
这就给了“黄牛”可乘之机。
现在倒好,200块的报名费,被炒到2000!
这翻了十倍啊!
这黄牛,比那“倒腾茅台”的还狠!
这些黄牛手里的名额,哪儿来的?
这才是问题的关键。
咱都知道,马拉松名额分配,那可是有讲究的。
首先,那些跑得快的“大神”们,有直通名额;官方也会邀请一些特殊人士;还有慈善名额,价高者得;赞助商那也得给留点“面子”;最后,剩下的才是给咱普通跑友的“大众名额”。
这么一算,留给咱的,能有多少?
难怪中签比登天还难!
那些黄牛,估计就是从前面几块“蛋糕”里搞到的名额。
你想想,这赞助商的名额,几百万砸进去,弄几个名额,还不是洒洒水?
当然,也有人说了,花2000块买个名额,值!
毕竟,这马拉松,不仅仅是跑步,更是一种精神,一种信仰!
这话,倒也没错。
对有些人来说,马拉松是挑战极限,是超越自我,是心灵的修行。
人家花钱买个名额,图个心安理得,也无可厚非。
可问题是,这种“天价名额”,让多少真正热爱跑步的人望而却步?
让多少人对马拉松的纯粹产生了质疑?
本来一项全民健身的运动,愣是给搞成了“有钱人的游戏”!
想想那些辛辛苦苦训练,却因为没钱买名额而无法参赛的跑友,心里得多憋屈!
这公平吗?
这合理吗?
这马拉松精神,还剩下多少?
咱就拿北京马拉松来说吧,那可是国内顶级的赛事,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舞台。
可现在,这“北马”的名额,也成了“香饽饽”,被炒得价格离谱。
这不仅损害了马拉松的形象,也让普通跑友寒了心。
所以啊,这马拉松名额分配机制,是不是得改改了?
多给咱普通跑友一些机会,少一些“暗箱操作”,让大家都能公平竞争,这才是正道!
别让马拉松,变了味儿!
本文就是要传达积极正向的价值观,没有一点儿不好的引导想法。要是有侵权情况,就赶紧联系我们去处理。
